我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是2023年10月3日14:03分,事实上我只计划了回家的时间,没有计划回校的时间,只是想在把社会实践的视频录制完成就回来了。平时只喜欢记个大概,我到秦皇岛的车票是在家里提前半天买的,那时候是直接买票,还有剩余,不用候补。依稀记得是10点半发车,于是九点半就从家里出发,一路畅通无阻,十点左右就到高铁站了。然后再打开12306一看发车时间是10:58。于是我就直接买了个新票,是10:15发车,然后就买了这张票,之前那个退了。所以来到学校坐在床上也比预期早一些。
这几天也没什么有趣的事,能想起来多少就记多少吧。首先就是爸妈换了工作的地方。我现在为什么这么努力学习编程技术呢?有一部分原因是我想努力提升自己的实力,在以后能有个竞争力,还有一部分原因就是父母在我身上花费太多心思了。实际上现在我除了经济能力不独立,我有很多事情都可以独自完成。当然这对于每个成年人来说可能都是基本功。我现在20岁,爸妈几乎每一年都在我的学习上花了很大功夫。我的老家在乡下,叫明德村,往南十里地有一个向阳镇,一个是村一个是镇,在我几岁,上小学时,也就是零几年的时候,爸妈就嫌明德村教育质量太差,学生少,觉得没什么进步空间,学的不好,于是就把我转到了向阳镇。当时记得妈妈说明德村的教室和校长白般干预,就是不办理学籍转出手续,导致迟迟没有转出去。可能是因为明德村缺少像我这样的孩子,校长想挽留一下。但是明德村那年代的教育条件就那样,不会有什么好出息的。转到向阳以后事情也没有想象的那么顺利。首先向阳的老师或者同学似乎都有种歧视心理,看不起从乡下转来的孩子。我是从小学三年级转到向阳镇的,日期都还记得,是3月21日。我们的教育是五四制,即小学五年级,初中四年级。然后到小学毕业以前这种歧视的态度似乎一直没变。到了初中以后初中班主任似乎也没有改变这种歧视的态度,反倒是我们的地理老师对我很好。初中毕业之前肯定要花住宿费、饭费、路费等等,所以爸妈那时候也努力赚钱。甚至爸妈还外出打工,跑到大老远外去干活,因为只靠种地收入实在太少。到了高中,整天就是妈妈陪我,爸爸应该是外出打工了。不过我很省心,爸妈不需要因为学习而担心我,我要钱他们就给,不过也没要多少,在游戏里充值也不管,可能这就是他们眼中的我。我所住的地方由于太过偏僻,即使学习成绩突出,高考面对全省也没什么好排名。即使在重点班,也只能考全省八千多名,然后就是精挑细选,上了个很好的双非——燕山大学。回家时看了爸妈工作的地方,就是水果站。他们现在每天半夜23点半起床,然后开始卷饼,然后两点半开始卖。卖到早上七点就开始准备明天的食材,妈妈负责和面,做髻子,爸爸就削土豆皮,干到中午才能休息一会,然后下午早早睡觉,日复一日。现在爸妈搬到了距离水果站很近的地方,是个彩钢房,上下铺,做饭的地方和住的地方一起,还有熟悉的三轮车。所以我现在努力学习技术,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父母背后的默默支持。
相反,我的弟弟可能就没那么幸运了。我在30号下午去了老叔家。我还有一个弟弟,和他一起睡了两晚上。他父亲可能话比较少,又喜欢动手,所以我弟弟对他比较有怨气。可能也只是性格方面的,我们晚上聊天时弟弟说他对他爸没什么讨厌的地方,就是脾气可能不太好,不过他现在初三,也知道他爸爸是为他好。弟弟的手机被收起来了,据他爸爸说是因为弟弟玩手机很频繁,没有自制力,弟弟学习不好是因为他玩游戏耽误的。他爸爸还害怕弟弟考不上高中。弟弟在10月2日过生日,老婶便把弟弟的手机拿出来,想要照照片。但是他们似乎忘把手机放起来了。弟弟那天早上起来就在玩,看起来真该收起来吧。也可能是放假了跟她玩玩是理所当然的,上学就又收起来了。
我的电动车续航还是很远的。上学期去考驾照的时候,考试场地离学校有13km的路程。我是在一天之内来回骑了两遍,总共13*4公里,电动车还有电。国庆回家的时候去高铁站也是让同学送我的。我先骑着我的电动车驮着他到高铁站,然后在高铁站后我就进站了,他就骑着我的电动车回宿舍了。他不回家,他家在福建太远了。
老叔,即爸爸的弟弟。南方可能叫堂叔或者表叔之类的,北方的乡下叫老叔。老婶,即老叔的妻子,南方可能叫婶婶之类的,不是很清楚。
对了还有亚运会。我在回家之前好像王者荣耀中国队就夺冠了,在其他项目中中国队取得的成绩也不错,就是好像是女乒双人止步四强,还是很遗憾的。
最近在公众号看到了一篇文章,是关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的学习情况做解释的,里面有一些话深得我心。
编程涉及到很多的知识领域和技能,比如语言、框架、工具、算法、数据结构、设计模式、测试、部署等等。要想成为一个合格的程序员,你需要掌握这些知识和技能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,同时还要不断地更新和扩展你的知识面。这就要求你在广度和深度上都有所投入,既要有广博的视野,又要有深入的理解。
但是,广度和深度往往是一对矛盾的存在,如果你只关注广度,那么你可能会成为一个“浅尝辄止”的人,对很多东西都只有皮毛的了解,没有真正掌握它们的精髓;如果你只关注深度,那么你可能会成为一个“井底之蛙”的人,对自己熟悉的东西有很深的见解,但是对其他领域却一无所知。因此,在学习编程时,你需要找到一个平衡点,在广度和深度上都有所发展。
这段话太符合我的内心想法了。我现在什么都想学,也什么都想学的精。有的时候常常因为学习路程太长而想放弃,也为自己今天取得的成就感到自豪。
编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技能,它需要你不断地动手去编写代码,去实现功能,去解决问题。只有通过动手,你才能真正地学会编程,才能提高你的编程能力和水平。
但是,编程也是一门抽象性很强的技能,它需要你不断地思考去理解概念,去设计架构,去优化算法。只有通过思考,你才能真正地理解编程,才能提升你的编程思维和创造力。
这个也是很符合实际的。编程不能云,只听不行,一定要脚踏实地实践。
当你开始学习编程时,你可能会发现有很多的东西需要你去配置,比如安装开发环境、下载依赖库、设置参数等等。这些配置工作可能会让你觉得很繁琐和麻烦,甚至会让你觉得很沮丧和失望。你可能会怀疑自己是否真的在学习编程,还是只是在做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。
配置工作虽然看起来很琐碎,但是它们对于编程是非常必要的。它们可以帮助你搭建起一个适合你的开发环境,让你能够更方便地编写和运行代码。而且经过配置工作,你也可以学习到一些关于编程的基本知识和技巧,比如如何使用命令行、如何管理文件、如何调试错误等等。
因此,在学习编程时,你不能忽视这些配置工作,而要尽量去完成它们。当然,这并不意味着你要把所有的时间都花在配置上,而是要合理地安排好你的学习计划和时间。
这个也是,有些初学者可能就在这一步卡住了。实际上配置环境是有诀窍和共同点的。这个也需要实践。
有兴趣的可以读一读原文: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jn0m4RYMmD1e1A3bfMu8BA
放假之前有太多想记的了,但是都忘了,回家没拿电脑不能写。就先写到这里,能想起来再补充。
擅长学习编程有没有参加过什么比赛啊,比如蓝桥杯,acm啥的。
我觉得这篇文章题目可以改改,也没有只谈专业,哈哈,只是建议,我上高中的时候,我爸妈都很忙,有什么事都是给我姐姐说,我姐也是过来人,在很多地方都会给我开导。
没参加,它们应该都侧重于算法吧。我现在属于学的广,但是没精通,还得再磨练磨练。我以为参加比赛是朝着拿奖去的,我现在还没到那个水平呢,属于自卑了是,毕竟自己啥水平自己还是有数的。
打算报名试一下,毕竟还有很多机会,嘿嘿,就是有点点贵
也报了,但是都是小比赛,比如大创、计算机程序设计大赛等,但是蓝桥杯这种重量级的就没报过。
暂无点赞
暂无点赞
暂无点赞
哎,不改了,标题是一开始就敲好的,中心思想是随心所欲的。我是想到哪里就写到哪里,然后写到最后就越来越和原先相好的主题偏离,最后彻底忘了要写啥。
随心所欲的写就好,哈哈
暂无点赞
暂无点赞
暂无点赞